前囊切开术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手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,其主要作用是方便取出混浊的晶状体核与皮质,为人工晶状体固定提供支架。眼部复杂病例的病情多种多样,在白内障手术时,单单常规环形撕囊远远不能满足手术需要,需要多种前囊切开方法作为补充。
截囊针撕囊是最典型的剪切撕囊法。与撕囊镊相比, 截囊针撕囊切口更小,可在更密闭的前房内操作。截囊针靠锋利的针尖向下加压固定反转的前囊。水平牵动反折的前囊,在眼底红反光下,可以清晰的看到前囊撕裂的方向,适合于皮质透明的核性白内障。但截囊针并不能提供稳定的前囊瓣夹取,做较大直径环形撕囊,一旦出现放射状裂开,很难再用截囊针改变撕囊方向。截囊针撕囊适用于灌注液,粘弹剂和空气维持前房时。当使用带灌注截囊针时,囊瓣会随液体漂动,固定有一定困难。
(四)撕囊镊剪切撕囊法
1. 用尖针或穿刺刀尖在前囊中央或中周部刺开并向上挑起前囊,使撕开的囊瓣呈垂直站立,与主切口所在子午线方向平行。
2. 撕囊镊伸入切口后,张开两叶,夹取已竖立靠近撕裂点的囊瓣,按向量力方向牵拉囊瓣,前囊瓣沿环形方向裂开。
3. 在接近2、4、6、8、10、12点处及时更换夹持部位。放松镊子时应尽量保持前囊瓣处于垂直位,始终夹住最接近裂点处前囊瓣。切忌在3或9点位停顿更换夹持,此时囊瓣呈水平位,与镊子夹口方向垂直,不易再次夹取。
4. 镊子行走半径应略小于环形撕囊口半径。当囊裂开方向偏向中心行走时,可适当向周边方向牵拉,改变前囊裂开方向,扩大囊开口;当囊开口过大时,可向中心部位牵拉,改变囊裂开口方向中心偏移。
5. 用撕囊镊撕囊时,粘弹剂是唯一能持续维持正压深前房的物质。过度挑动切口外板层或压迫切口内板层,频繁张合撕囊镊,都会造成粘弹剂从切口漏出。若没有及时补充粘弹剂,前房将会变浅,玻璃体正压力增大,使囊和悬韧带张力增大并集中于裂点处,加大了前囊放射状裂口的机会。如果确信粘弹剂漏出过多,继续撕囊有困难,应停止撕囊,在囊膜两侧注射粘弹剂,推挤囊膜直立后再继续操作。任何侥幸心理或急于求成的操作,大多只会加速前囊向周边裂开。
6. 接近撕囊尾声时,一定要注意不要遗留小片残留前囊,因为前囊瓣上保留的裂点仍然是放射状裂口的起点。
(五)截囊针剪切撕囊法
1. 将5号针头针尖弯折成长约0.5mm的直角,连接平衡盐溶液或粘弹剂。
2. 截囊针从主切口或辅助切口伸入前房, 用尖针刺开中央前囊大约2mm。向裂口一侧牵拉前囊,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