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内障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,是老年人的第一致盲眼病,目前尚无特效药物,但手术能使白内障患者复明。特别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,患者既无痛苦,视力恢复也很理想,而且仅需8~10分钟就能顺利完成。不过,临床中也有少部分患者接受白内障术后,视力不仅没有恢复,反而下降了,这是什么原因?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。
1.后发性白内障
这是因为术中保留的自身晶状体后囊膜发生了混浊,再一次阻断了光线投射至视网膜,从而使外界物体不能很好地在视网膜上成像,故视物模糊不清。这种后囊膜混浊称之为“后发性白内障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手术后白内障又长出来了”。对于这种情况,可以采用nd:yag激光或者手术切开混浊的后囊膜,患者视力可以得到改善。
2.黄斑囊样水肿
手术后发生了黄斑囊样水肿,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佳,或者逐渐下降。如果视力在0.2以下不能矫正、感觉逐渐发生或突发的中心暗光者,就应该首先考虑有黄斑部病变、黄斑部囊样水肿的可能。对于后者可用糖皮质激素(如地塞米松、泼尼松)或非甾体类消炎药(消炎痛、双氯芬酸钠)以及中医药进行治疗和预防。
3.糖尿病视网膜病变
糖尿病患者做完白内障手术后,视网膜病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,当病变累及黄斑时,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。应密切观察眼底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总之,对于白内障术后视力出现再次下降的患者,应及时上医院检查,寻找原因,及时治疗。